孩子,让我们互为明镜
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没有什么比拥有明智的父母更加幸运的了。
作为父母,如果我们能够时时以孩子为明镜,照见不知不觉中积结的心尘,并且主动去清理掉它,无疑是最具足智慧的成长。
( 一 )
前些天,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,她说:我的孩子可能是被我惯的,也可能是我自己害怕孩子闹总是退让,现在他已经无所畏惧,甚至打我骂我。
接下来的沟通,我了解到,一年多以前,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读书环境,母子俩一起到了更大的城市。
之前孩子各方面都很好。
孩子是在初一下学期转学的。与此同时,对妈妈来说工作和生活,包括人际关系、家庭情感支持(孩子的爸爸留在以前的城市工作)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母子两个人都不轻松。
新学校,作业比以前多很多,每天都写到很晚。刚开始孩子跟班级里成绩好的孩子玩,后来就跟学习差的同学一起,老师联系家长希望能够阻止。
当然是阻止不了。这位妈妈就经常说儿子学习退步了,母子俩争吵渐渐就多了起来,妈妈说:“我很焦虑,带给了他”。
我的建议:这样的话,尝试从你看到的和反思到的问题,调整心态,做突破呢?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来就开始叛逆,加上换了新环境压力大,心理上需要放松,也需要陪伴。那几个老师说“学习不好”的学生,也许在儿子的心理上的确起到了陪伴作用。
接下来是我们的对话>黑色字是她,蓝色字是我
她说:“的确,他是从心理上得到了陪伴,但是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,这其中应该跟我老说他有很大关系。我意识到了,在努力的改,但是,觉得好难,很慢很慢。”
“如果态度强硬反对孩子跟他感觉好的朋友在一起,通常效果差强人意。试试换一种态度和方法呢,鼓励他们好好玩的同时,制定出好的作息时间,开开心心玩+认认真真学,两者结合。我个人体会是,管孩子,不能光堵,要疏,因势利导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收效。”
“一开始,孩子说,其他同学都有手机,他可以控制自己,孩子的爸爸就给了他手机,但是,仅仅一个月,他能熬夜到三四点。然后我们就收了,可是一个寒假,没人管他,又拿上了手机,开学时他假期作业没写完,不敢去学校,我帮他向老师请假,应该是替他做太多导致他没有担当。
我一味地妥协,他现在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熬夜,每天都在一两点睡觉,他说他不愿意睡觉。我就想,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了呢”
“恕我直言,感觉你们对孩子的引导有所欠缺。如果发现孩子用手机不自觉,可以谈话,商讨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。
比如:可以约定到了晚上约定好的时间,手机就放到约定好的位置。直接讨论达成约定做行为上的管理,比重复啰嗦,吵骂,可能按照约定的计划执行会比较好。
孩子毕竟是孩子,自控力方面肯定不成熟,仅仅让他自己管自己不行,仅仅由家长把手机收起来肯定也不行。他需要一个过程,在监护人的陪伴下成长,去发展成熟这部分自我约束的能力。
尝试自己调整,然后有意识地鼓励孩子,细心发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,及时肯定和表扬。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表现和问题,然后再沟通,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。让孩子觉得被大人理解,被尊重和关心非常重要。
如果你觉得孩子心理上出现了问题,建议你在当地约见心理咨询师,就母子关系方面进一步做专业的咨询。因为我这里通过你的介绍,很难去判断你儿子的情况。请你理解。”
“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,老公让我放弃,可我不甘心。”
“作为母亲,肯定是不会轻言放弃的。孩子遇到困难了,正是需要父母陪伴和正确引导的时候,走过这一段弯路就好了。最好你自己能找个心理咨询师,或者亲子关系方面的团体成长小组,这样的话有地方倾诉,有专业人士陪伴,心理上得到支持就不容易感觉被消耗得身心俱疲。以上,供你参考。”
“对于孩子,一方面我是焦虑的,另一方面我在不停地自责,但自责后想改变却很艰难,非常矛盾。”
不难看出,这位妈妈的心理亟需支持。
焦虑状态中的父母,会慢慢失去在心理和情绪上“抱持”和“接纳”子女的容器功能。而处在这种关系中孩子呢,则会“外逸”,企图挣脱父母在焦虑中的控制。
一方去管,另一方要“逃跑”,这就在彼此的心理上形成了矛盾和互相撕扯的对抗,亲子双方很难达成较为满意的沟通效果。
因而,我再次建议:以你目前的情况,最好是从调节自己入手。试试在当地找一个合适的咨询师。
“是啊,我也想找一名咨询师,但是,感觉不信任。”
“能够让你敞开心扉的才是适合你的咨询师。”
第二天,这位妈妈告诉我:听从您的建议,我今天开始了心理咨询,希望能有用......
( 二 )
有一位妈妈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:想咨询一个问题,我女儿现在9岁,她偷偷告诉我班里有个喜欢的男孩子向她表白了,我该怎么正确引导孩子?
这位妈妈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,如果我们对孩子不抱持成见,当孩子们萌生出对异性的好感时,作为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并且引导他们,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因为社会环境、影视、网络等等信息渠道的开放性变化,对于现在9岁左右的孩子来说,男孩女孩之间朦朦胧胧的情愫发生是非常普遍的。
十年以前,那时我还在国内工作,有一天早上一个同事告诉我们她在路上听到几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在议论喜欢哪个男孩子,并且讨论以后要跟什么样的男人结婚生孩子,未来的孩子应该取什么样的名字。
当时我既惊叹于那些小孩子的“超前”,又开心社会已经进步到能够让孩子们有大大方方憧憬未来的自由。
如何客观和科学对待孩子的性别意识、性发育,更是当今不容家长们回避的问题。
九岁的孩子正处于儿童期。
儿童期是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。这个时期的孩子性别意识强,对异性充满了好奇。他们对性器官以及与异性交往的认识感觉很新奇很神秘,有些孩子可能会悄悄模仿影视作品或者身边成年人的行为去亲吻、拥抱等。
如果被老师或者家长发现后,没有被正确引导,而是被羞辱、打骂或者惩罚,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就比较大,严重的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压抑或扭曲,甚至性变态,比如露阴癖,窥阴癖,恋物癖等。
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?
首先,要有一个大的前提:家长自己要正视性。
性是与生俱来的,关于性的体验和对性的憧憬是与生俱来的本能。
要认识到孩子的性别意识和性意识萌动都是正常现象,这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情。
有了这个认知,家长内心就会有一份笃定,发现孩子有相应的言行就不会特别慌张。接下来才能做到不避讳和孩子谈性,才可能做到正确引导孩子。
其实,很多孩子在四/五岁,甚至更早时就会问父母类似的问题:“我是从哪里来的”,或者“我是怎么被生出来的呢”。这是最好的引导时期。
遗憾的是,很多家长都错过了,对于孩子的问题在回答时极有可能闪烁其词,顾左右而言他,甚至直接骗孩子“从哪儿哪儿捡来的”。
殊不知这样敷衍的结果,会造成孩子在两性关系中的诸多认识误区,导致盲进或者退缩,某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而不断地去思考和自行探索。
关于男女异性差异,情感、爱恋和婚姻关系的概念性认识和介绍;关于怀孕、避孕和生产,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的知识介绍; 关于健康关系中性的积极快乐,非健康关系中的性所可能带来的疾病、意外怀孕,以及因为经济或者社会原因难以抚养子女等可能造成的困扰等,这一切,都需要我们在孩子成长到青春期以前逐步有计划地去完成,这应该是当代父母的责任和义务。
具体到这位九岁的孩子,妈妈不妨耐心温和地跟她聊聊:
为什么喜欢那个男孩子?
男孩有哪些优点?你自己呢,有哪些优点?
了解他有哪些爱好,跟你的爱好一样吗?
知道这个男孩为什么喜欢你吗?是他告诉你的,还是你自己这么认为的?
他喜欢读什么课外书,和你喜欢读的一样不?
你们俩可不可以做互相了解、互相帮助的好同学,比比谁学习进步快,比比谁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好?
西方有人把儿童和青春期的异性朦胧纯洁的情感叫做PUPPY LOVE,有人翻译为“小狗之爱”,也有人翻译为“小猫之爱”,这种“爱”跟成年人之间的爱恋是不一样的,更多的是柏拉图式的单方面对另一方的好感。
正确加以引导,这种好感可以是孩子永远美好的回忆,可能终其一生都赋予他们积极正向的能量。
我们正确地爱,正确地认识爱,正确地给予爱,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最好的模样。
这两位妈妈一个反思自省,一个温和谨慎,祝福她们,也祝福所有的家长都能够与孩子互为明镜,不断调整和成长,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。
欢迎关注👇